困难员工申报表(职)
来源:倡议书 发布时间:2020-09-24 05:17:04 点击:
附件 1
困难员工申报表 以下内容为 申请人填写,填写前请详细阅读填表说明 姓名
民族
性别
政治面貌
婚姻 情况 未婚□已婚□离异□丧偶□ 工作单位及岗位
户籍地址
现居住地
身份证 号码
联系电话
一、家庭年收入情况:
本人年收入(元)
A 家庭其它非薪资收入(元/年)
B 家庭储蓄
C
家庭成员关系 姓名 与申请人关系 性别 公民身份号码 健康状况 年收入 (元)
身份
在职/失业/退休/在读
单位或学校名称
D
E
F
...
家庭年度总收入+储蓄合计:(元)
G=A+B+C+D+E+F+... 二、家庭财产情况:
家庭财产 不动产 □没有 机动车辆(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摩托车除外)
□没有 □商品房___套,
平方米 □汽车___辆,购买年份___ □自建房___套,
平方米 □其他(有则填写名称,数量,购买年份,无则填无)
□拆迁安置房___套,
平方米 □商铺___套,
平方米 其他财产 □没有,□有
三、家庭年度致困性刚性支出情况:
医疗费用(广州市医保、集团补充医疗或个人购买商业保险报销、赔付后剩余H 教育费用 (元)
I 其他致困性刚性支出(元)
J
自付及自费部分)(元)
家庭年度致困性 刚性支出合计
K=H+I+J
主要致困原因 本人大病□
供养直系亲属大病□ 本人残疾□ 家属残疾□ 家属下岗失业□
收入低 □
自然灾害□
重大意外事故□
子女上学□
其他
其他单位(家庭成员所在单位)的帮扶救助情况
家庭困难原因及状况(可另附页填写)
本人声明
1.本人已阅读填表说明,不存在 填表说明第 1 1 项的情况。
2.本人保证以上所填写内容均属实。
3.愿意配合工作人员的各项调查工作,并如实反映情况。
4.当家庭收入、家庭财产和家庭人口等基本情况发生变化时,将及时告知本单位工会。
申请人:
日期:
填表说明 1.申请人家庭存在以下情形的,视为 不符合申报条件:(1)拥有 2 套(含)以上商品住房的(拥有 2 套商品住房,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不到当地最低住房标准的除外);(2)拥有商业店铺或雇佣他人从事经营活动的;(3)子女进入高收费私立学校或自费出国留学的;(4)非受雇佣经常使用机动车(仅拥有 1辆非申报当年购买的用于家庭日常生活的汽车除外)。
2.家庭主要成员是指与职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包括(1)配偶;(2)父母和未成年子女;(3)已成年但未独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本科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成年子女;(4)其他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义务关系并长期共同居住的人员。家庭主要成员结合户口薄、共同居住情况、供养关系等进行确认。实际共同生活而户口分离的家庭成员,由基层工会 2 人或 2 人以上入户调查确认后,可列为家庭主要成员。
3.离异有小孩的单亲家庭申报建档时,孩子由抚养方负责建档,并计算在家庭人口之中,有小孩抚养费的要计算在家庭非薪资收入中。
4.无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应提供残联出具的二级以上残疾证明、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或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出具的鉴定结论等。
5.家庭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规定期限内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即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及个人按规定缴纳的社会保障性支出后的收入。主要包括:(一)工资性收入。指家庭成员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等。(二)家庭成员退休金、企业补贴、企业年金等;遗属生活补助、生活补偿(助)费等;各种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各类货币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各种性质的经营性收入、租赁性收入等;其他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6.申报材料中需要填写的“本人年收入”以所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开具的收入证明为依据确认。
7.家庭主要成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若无法出具有效的在校证明或无劳动能力证明的,统一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依据计算工资收入。
以下内容由 所在单位工会填写 调查情况
公示结果:
□无异议 □有异议,异议是:
家庭成员情况 是否属实
家庭收入/支出是否准确、属实
家庭收入/支出相关凭证是否齐全
家庭财产 不动产 □没有 机动车辆(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摩托车除外)
□没有 □商品房___套,
__平方米 □汽车___辆,购买年份___ □自建房___套,
__ 平方米 □其他(有则填写名称,数量,购买年份,无则填无)
□拆迁安置房___套,__ 平方米 □商铺___套,
__平方米 其他财产 □没有,□有
经调查核实,申请人
的情况
(符合/不符合)集团公司困难员工申报建档条件。
调查人员:
联系手机:
年
月
日
所在单位工会意见
工会主席:
(盖章)
年
月
日 备注:股份二级单位需盖股份二级单位工会及股份公司工会印章
集团公司职工互助保障中心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推荐访问:申报表 困难 员工